综合新闻

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人类健康

近日,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了国内首家整合医学学院和整合医学研究院。这所曾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输送了首批师资、主持编写了首套教材和教学大纲,被誉为“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的高等院校,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出自己的回应的?笔者走进南中医,一探究竟。

整合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什么是整合医学?该理论首创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在《整合医学初探(一)》中指出:“整合医学就是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知识理论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分别加以有机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修整、调整,使之成为更加符合、更加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的医学体系。”

因此,“整合医学”不仅要求把现在已知各生物、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加以整合,还要将现存与生命相关各领域最先进的医学发现、与医疗相关各专科最有效的临床经验加以整合;不仅要以自然科学的单元思维考虑问题,而且要以哲学的多元思维来分析问题。通过整合,构建更全面、系统、科学、符合自然规律,更适合人体健康维护和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新的医学知识体系。

在南中医校长胡刚看来,“整合医学”是对医学科学从分化走向综合必然要求的临床实践,是对传统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现实响应,也是对以“病”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的颠覆性创新和对科学与人文、医学与科学理性认识的升华及对复杂系统科学和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的全新探索。他说:“这必将引领医学走向新的时代和未来,并对未来医学模式的构建、临床诊疗创新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

为什么要成立整合医学院和整合医学研究院?谈及这一点,胡刚说起了自己感触颇深的一件事。“前段时间,我带孙子去看病,虽然我知道孩子的症状,但那么多科室,我一时竟不知该看哪一科。各科分得太细了!我是学医的,尚且如此,想象一下,一般百姓看病该有多难?”

为适应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及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国家教育部门在全国医药院校开展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要求试点高校深化长学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在提高大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综合素质、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拓展国际视野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南中医正是首批获批的6所中医拔尖创新人才(九年本博一贯制)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中医药院校之一。

南中医人意识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已经从简单的有病看病,到要提高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和健康幸福的生活上来了。如是,该校成立了整合医学学院和整合医学研究院,希望在培养一批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的同时,通过多学科整合,把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进行创新和挖掘,形成中国医学的理论。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显然,在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南中医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邀理论首创者樊代明作为学院和研究院的名誉院长,并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顾晓松为院长,同时整合学校各方资源,立志培养一流的整合人才,创造出一流的整合研究成果。

成立后的学院将南中医已有的九年制专业人才作为培养对象,把整合医学的理论、方法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学设计各环节将打破学科壁垒、地域限制和固有模式束缚,体现“整合”思维。而名誉院长樊代明和院长顾晓松将亲自主持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并根据培养目标,汇聚国内院士、中西医临床大家资源制订课程设置方案。其授课教师也是“大咖”云集,主干课程由院士和著名专家主讲外,还在省内外、国内外高水平医疗、科研单位选择确定后期临床教学、实践基地,且每名学生配备的学业导师和临床或科研导师,均由校内外乃至海内外名师、名医担任。

同时成立的整合医学研究院,将作为该校直属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吸收和整合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成果,运用现代科技方法和研究手段,力争在医学与生命科学重大科学问题攻关、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创新、临床重大疾病和优势病种防治等方面产出重要标志性成果。

京ICP备17071844号-1